「微光閃亮第一個清晨」是以女主角伊蓮(曾珮瑜)的角度出發,敘述著在不完美的現實與令人上癮的虛幻交錯間,環繞著2女4男的都會愛情故事。故事中的伊蓮有完美的外貌、完美的工作能力,偏偏水人無水命,擁有超不完美的感情運,總是遇人不淑。阿翹(李維維)則是在一次搖頭丸派對後,決定離開自己的丈夫(吳慷仁)。一次又一次無法戒除的搖頭丸,將她的世界和被她拉來一起嘗試的伊蓮的世界越攪越亂。
我得說我看電影是很看fu~的,所以不一定講得出多有深度的見解或評論,也很主觀(畢竟是「我」在看電影啊)。而這部電影在我出電影院的當下,被我歸類為「沒fu~」的電影,真的,就是不好不壞沒感覺。很大一部分是我對於這類迷幻藥、派對、糜爛感情世界題材的電影本來就沒什麼共鳴,所以看完也沒啥特別的感覺。但是根據我的經驗,有些電影不要急著開罵,或許在離開戲院後會有些餘韻(上一部讓我非常有fu~,餘韻繞樑久久的電影是「第八日的蟬」)。所以我想:「好吧,給你個機會,看看我這兩天腦子裡會不會突然跑出你的畫面吧。」。雖然過了一天後,我還是沒有「喜歡」的感受,但是裡面的女性角色(曾珮瑜及李維維)的確在過去24小時內偶爾浮現在腦海。
伊蓮這個角色算是著墨最多且最完整的。從小到大缺乏父愛或許造就了她日後總是和當了父親的有婦之夫牽扯不清,努力追尋著她心目中那殘缺的父親形象。導演或許想講的太多,硬是插了一段小時候被父親不公平對待且虐待的回憶。對我來說這段是有點多餘,因為其實從電影中的其他部分就可以很明確地感受到伊蓮渴望父愛的心情,相比之下那段回憶反而拍得有些誇張了,反而是有一幕原本是伊蓮和李毅(鐘鎮濤)兩人在咖啡店吃東西聊天,被代換成小時候的伊蓮和仍是大人的李毅一起吃飯那幕更讓我感受到她對父親形象的孺慕之情。
另外李維維在這齣戲裡面的表現也很令人眼睛一亮。把一個分不清搖頭丸所創造出的虛幻世界和不盡如意的現實世界的女人演得很自然(除了有些台詞本身寫得不大順,但大部份的角色都有一樣的問題),讓人搞不清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現實。美中不足的是這個角色的背景交代地很少,所以只能看到這個角色對於自身現況的反應,而無法知道是什麼樣的過去造就了現在的她,或許是因為大部份的篇幅都拿去交代伊蓮了吧。
這部電影打著「禁忌的題材、大膽的情慾」的旗幟,以目前的台灣電影來說,的確算是少見的題材,但對於有接觸歐洲電影的觀眾來說,表現手法好像也不是太出格,或許台灣社會還不是太習慣把情慾、毒品等大剌剌地拿出來說給大家聽,所以拍出來的作品總是讓人覺得有種「好像還差一點」的感覺(當然還是有些電影是特例)。說實在話,對我來說這部片算是挺小眾的,也可能是因為我對於「願意花錢進戲院看台灣電影的觀眾」有很大的疑慮,所以對於觀眾對這類題材的接受度感到非常地好奇,不知道觀眾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啊。
最後我想說一下,演中學跟大學伊蓮的那位童星是誰選的?真的一點都不像啊!!!除了眼角那顆痣,我完全看不到共同點啊...